『二月二龍抬頭!』

187381_medium.jpg

 

 

在電視劇"甄嬛傳"53集中,

 

蘇培盛藉機遊說皇上在「二月二龍抬頭之日」來到甘露寺祈福,

 

也順道去凌雲峰看望甄嬛,甄嬛也因此得寵回宮。

 

 

snapshot%2F20180518%2FuqVWb2637_cover.jpg

 

 

所提到的「二月二龍抬頭」是什麼呢?

 

 

4c957acefc93945959a5982c983206d3_wmk.jpeg

 

 

其實,所謂「龍抬頭」指的是經過冬眠,百蟲開始甦醒。

 

所以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蠍子、蜈蚣都露頭。」

 

 

15212940177064nnrssqr60.jpg

 

 

「二月二」還有一種說法叫春龍節。

 

許慎的《說文解字》記載:「龍,鱗中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長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潛淵。」

 

這大概就是「春龍節」習俗的最早記載。

 

 

20180703120545877.jpg
<傳說此節起源於三皇之首伏羲氏時期。伏羲氏“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二此日,“皇娘送飯,御駕親耕”,自理一畝三分地。後來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紛紛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僅沿襲了這一傳統作法,並且還當作一項重要的國策來實行。>

 

 

另一則傳說,相傳,武則天當了皇帝,

 

玉帝便下令三年內不許向人間降雨。

 

 

4e9292444cf044d8a93739e011b10bf6.jpeg

 


但司掌天河的玉龍不忍百姓受災挨餓,

 

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後,

 

將司掌天河的玉龍打下天宮,壓在一座大山下面。

 

 

2-2-longtaitou.jpg

 


山下還立了一塊碑,上寫道:

 

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

 

 

20180703120544606.jpg

 


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尋找開花的金豆。

 

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正在翻曬金黃的玉米種子,

 

猛然想起,這玉米就象金豆,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

 

 

20170228082002795.jpeg

 


於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裡設案焚香,

 

供上「開花的金豆」,專讓龍王和玉帝看見。

 

 

2657145246715751431_320x320.jpg

 


龍王知道這是百姓在救它,

 

就大聲向玉帝喊到:「金豆開花了,放我出去!」

 

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裡金豆花開放,

 

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布雨。

 

 

20170228082003166.jpeg

 


從此以後,民間形成了習慣,每到二月二這一天,

 

早晨家家戶戶都要打著燈籠到井邊河邊挑水,

 

回到家裡點燈、燒香、上供,

 

在以前,人們把這個儀式叫做「引田龍」,

 

 

26bd529e34be45e6838718c9c35c403b.jpeg

 

 

這天家家戶戶還要吃麵條,炸年糕,爆玉米花,比作挑龍頭,

 

吃龍膽,金豆開花,龍王升天,興雲布雨五穀豐登。

 

 

ff9756b151d04646b6bb6b6849c21e5b.jpeg

 

 

ebfb98db1722467295f726aaecb4f6b8.jpeg

 

 

大人小孩還念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

 

有的地方在院子裡用灶灰撒成一個個大圓圈,

 

將五穀雜糧放於中間,稱作「打囤」或「填倉」。

 

 

17s00002852r68q0q3no.jpg

 

 

E78D57CCC3A5456E3A58B43594EB9970.jpg

 


其意是預祝當年五穀豐登,倉囤盈滿。

 

節日時,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

 

 

4552c2c21b204a3b837758dca9565877.jpeg

 


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

 

吃麵條叫吃「龍鬚」;吃米飯叫吃「龍子」;

 

吃餛飩叫吃「龍眼」。

 

 

17s50002488775n4153p.jpg

 

 

17s200002nson20n0781.jpg
<龍鱗>

 

 

這一天,其它習俗也很多,起床前,

 

先念「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

 

起床後還要打著燈籠照房梁,邊照邊念:

 

「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

 

有的地方婦女不動針線,怕傷了龍的眼睛;

 

有的地方停止洗衣服,怕傷了龍皮,等等。

 

 

17rs0001479p07p936qs.jpg

 

 

17s00002873r7r9qo80o.jpg

 


從科學角度看,農曆二月初二還是「驚蟄」前後,

 

大地開始解凍,天氣逐漸轉暖,

 

農民告別農閒,開始下地勞作了。

 

 

20180703120543399.jpg

 


所以,古時把「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

 

因此,盛行於我國民間的春龍節,在古時又稱「春耕節」。

 

 

1521293853698n3664o73qp.jpg
<先農壇祭祀圖-明清的皇帝在每年的二月初二都要到先農壇、圓明園舉行隆重的「御駕親耕」儀式,皇帝象徵性地在那「一畝三分地」或「一畝園」上扶犁耕田,以祈福這一年農業大豐收,百姓能豐衣足食。>

 

 

據說,這一天如果還沒有醒的話,

 

那轟轟隆隆的雷聲就要來呼喚它了。

 

 

17rs000147638p0r0rr9.jpg

 

 

f_23587753_1.gif

 

 

                                                                                                                                            文章取自 每日頭條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arrow
arrow

    九瓏 Jiu 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