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八旗!』

TB1eqNHHFXXXXcaXpXXXXXXXXXX_!!1-item_pic.gif

 

 

清軍入關前,皇太極親自統領上三旗,清軍入關後,

 

多爾袞將自己所領的正白旗納入上三旗而將正藍旗降入下五旗。

 

多爾袞病逝後,順治就將正白旗納入上三旗,

 

此後由皇帝控制的「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就成了定製。

 

 

EB976350631282C45034A2D6A7FCF69A060E3127_size33_w500_h357.jpeg

 

 

清代的八旗制度分為滿洲、蒙古和漢軍,而旗籍高低也有次序:

 

首鑲黃、次正黃、再次正白,此為上三旗。

 

上三旗為皇帝親領,下五旗為宗室王公領轄。

 

 

qingdaimanzubaqi_6672347.jpg

 

 

雖同為八旗,但地位卻有著天壤之別,所以在當時,

 

抬旗被看作是至高的榮耀。

 

凡是被抬旗者,一則有功,二則皇帝施恩。

 

 

2016071520302765.jpg

 


清代的抬旗主要包括皇帝后妃抬旗和官員抬旗兩種情況。

 

皇太后及皇后母家抬旗最為常見。

 

旗人官員抬旗,多數因有軍功或奉職勤勞、政績突出。

 

 

0.jpg

 


正黃旗:上三旗,以旗色純黃而得名。

 

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由皇帝親自統領,兵丁人口最多,

 

正黃旗的尊貴主要體現在「愛新覺羅氏」,

 

大清皇帝的姓氏實在太深入人心了。

322800025aeab37347df.jpg

 


正黃旗主要姓氏:愛新覺羅氏、伊爾根覺羅氏、烏雅氏、赫舍里氏、白佳氏、博爾袞氏、博爾濟吉特氏、布魯特氏、布爾哈齊氏、寶濟氏、博爾濟斯氏、完顏氏、博爾濟氏、博爾濟克氏、巴理氏、白蘇氏、布蘇克氏、巴顏圖氏、蔡佳氏、崇吉喇氏、蒼瑪爾達氏、塔克氏、田佳氏、納蘭氏、申穆哩氏,瓜爾佳氏。

 

 

baqi00.jpg

 

 

6165000062o94rpo845q.jpg

 

 

鑲黃旗:上三旗,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

 

因旗色為黃色鑲紅邊而得名,鑲黃旗是上三旗之首,旗內無王,

 

由皇帝所親統,兵為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

485000437c5bfffdb00.jpg

 

 

鑲黃旗有九大老姓,分別是:瓜爾佳氏、鈕祜祿氏、博爾濟吉特氏、舒穆祿氏、葉赫那拉氏(慈禧)、輝發那拉氏、烏拉那拉氏、郭羅絡氏、伊爾根覺羅氏。另外在入關前還另有兩個重要的部族,一為董鄂氏,一為富察氏,此亦為外戚。大名鼎鼎的鰲拜即為鑲黃旗瓜爾佳氏。

 

 

5445_4vGjin_VGX8TEC.jpg

 

 

12qp000759p99q777n1r.jpg

 

 

正黃旗以旗色純黃而得名,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

 

一直以來,有關正黃旗和鑲黃旗誰更尊貴的爭論都沒有個准信兒。

 

 

81.jpg

 


正白旗:上三旗,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

 

努爾哈赤初定,以旗色純白而得名。

 

清末年代皇后婉容是正白旗人,

 

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包衣世家,也是正白旗人,

 

以及著名國畫家關松房。

484000433d5e7354bae.jpg

 

 

正白旗主要姓氏:亨奇勒氏、韓楚哈氏、瑚琥氏、哈爾吉氏、洪達理氏、胡錫氏、何齊拉氏、桓泰氏、瑚爾哈蘇氏、恆吉理氏、杭佳氏、瑚爾泰氏、洪果奇氏、哈巴氏、洪袞氏、哈爾拉氏、瑚塔氏、渾達奇氏、赫哲氏、哈爾塔喇氏、和爾氏、赫魯克氏、海佳氏、黃古台氏、都拉格爾齊氏耿音氏、郭爾羅特氏、郭爾羅斯氏。

 

 

37r60000spp57rq6n770.jpg

 


鑲白旗:下五旗,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

 

因旗色為白色鑲紅而得名,代表人物:阿桂、善耆(肅親王)。

485000437ced4083dd5.jpg

 

 

鑲白旗主要姓氏:那木都魯氏、納喇氏、尼馬察氏、寧古塔氏、鈕赫勒氏、尼沙氏、鈕顏氏、尼奇理氏、聶格理氏、尼竺渾氏、穆和林氏、尼陽尼雅氏、尼理氏、鈕瑚特氏、尼錫理氏、鈕赫氏、納塔氏、訥迪氏、尼格勒氏、尼瑪哈氏、諾絡氏、努爾漢氏、努魯氏、努爾哈拉氏、納哈塔氏、尼庸特氏、尼音圖氏、鈕圖氏、農吉勒氏、那克塔氏、訥勒氏、那木圖氏、尼珠氏、南福祿氏、納賴氏、耨勒特氏、奈曼氏、納喇氏。

 

 

37cf000463922ea3f439.jpg

 

 

3p7400032p9077p2o727.jpg

 

 

正藍旗:下五旗,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

 

因旗色純藍而得名。(最初為上三旗、正白旗提升後降格為下五旗)

 

代表人物:崇綺(1864年狀元‧戸部尚書‧同治帝皇后阿魯忒氏之父)、啟功。

484000433e590925cbd.jpg

 


正藍旗主要姓氏:吳雅氏、兀札喇氏、吳札庫氏、烏蘇氏、溫徹亨氏、溫察氏、吳魯氏、烏色氏、溫特赫氏、烏爾古宸氏、溫都氏、烏爾漢氏、烏蘇占氏、烏爾答氏、烏禮蘇氏、武爾格齊氏、吳靈阿氏、武聶氏、瓦理氏、萬旆哈氏、武佳氏、倭勒氏、瓦色氏、烏蘇理氏、吳察喇氏。

 

 

37cf0004634570fbe234.jpg

 

 

3DDCB4D4EBA2A358AE0AF6B10DC3C391E841C195_size35_w500_h333.jpeg

 

 

鑲藍旗:下五旗,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

 

因旗為藍色鑲紅而得名,

 

代表人物:侯寶林(相聲藝術家)、慈禧太后(咸豐帝貴妃)、肅順(辛酉政變處死的戶部尚書)。

48700043812b0731132.jpg

 

 

鑲藍旗主要姓氏:伊爾根覺羅氏、顏札氏、伊爾庫勒氏、宜特墨氏、裕瑚魯氏、伊拉理氏、俞爾庫勒氏、佑祜魯氏、揚佳氏、葉庫理氏、葉赫勒氏、葉赫氏、顏濟理氏、虞佳氏、伊庫魯氏、殷佳氏、攸絡庫氏、伊拉齊氏、玉克墨氏、伊喇氏、伊穆氏、伊勒爾濟氏、猶格理氏、玉爾庫氏、雅佳氏、葉祿氏、伊爾穆氏、玉圖墨氏、伊穆圖氏、玉魯氏、楊額理氏、雅爾薩喇氏、伊蘇氏、楊那氏、俞庫勒氏、猶格氏、姚佳氏、顏珠氏、伊博氏、葉墨勒氏、岳察氏、岳諾特氏。

 

 

82.jpg

 

 

12q6000690sp8n417003.jpg

 


正紅旗:下五旗,正紅旗,又作「整紅旗」,

 

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為紅純紅而得名。

 

分為滿洲、蒙古、漢軍三部分,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

 

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個旗,

 

代表人物:代善、和珅(乾隆皇帝旁的寵臣)、老舍(著名作家)。

4860003edf7faff0ed1.jpg

 


正紅旗主要姓氏:色爾傑氏、石富察氏、蓀綽爾氏、塞赫理氏、索多理氏、薩穆希爾氏、松吉氏、石佳氏、薩爾圖氏、實寶禪氏、舒魯氏、塞克圖氏、沙喇圖魯騰氏、薩爾珠特氏、索諾圖氏、沙岳特氏、札庫塔氏、蘇穆察氏、蘇尼特氏、色徹氏、沙查海氏、式勒氏、舒穆爾氏。

 

 

2016071521719137.jpg

 

 

37ce000464d26cb53abd.jpg

 

 

鑲紅旗:下五旗,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

 

因旗為紅色鑲白而得名,清光緒帝的寵妃珍妃就是鑲紅旗人。

4860003ee00f1912875.jpg

 

 

鑲紅旗主要姓氏:叩德氏、庫雅拉氏、科奇理氏、喀爾達蘇氏、喀爾拉氏、庫穆圖氏、康儀理氏、克音氏、夸爾達氏、愷顏氏、克爾德氏、克葉勒氏、喀爾沁氏、琨都勒氏、凱隆氏、克伊克勒氏、康錫理氏、孔尼喇氏、喀爾庫氏、孔果絡氏、喀克錫理氏、喀喇氏、喀爾拉哈氏、克勒氏、喀爾佳氏、扣岱氏、科本氏、庫布特氏、扣懇氏、克爾德氏、克勒德氏、克理特氏、克穆齊特氏、喀爾努克氏、科爾親氏、庫布克氏。

 

 

3p780002sp2469n79s52.jpg

 

 

400b421f32c8154997fe8ce5be690f5f.jpg@1e_440w_416h_0c_0i_1o_75Q_1x.jpg

 

 

整體來講,滿清八旗制度還是比較嚴格的,

 

但是滿清統治者斷不會為了某一個或幾個大姓特意建一個旗,

 

也就是說,雖然滿族大姓主要分布在鑲黃旗和正黃旗中,

 

但不排除其他六旗就沒有大姓了。

 

 

37d30004529a61a61fd8.jpg

 

 

640.jpg

 


                                                                                                                                                            文章取自 每日頭條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九瓏 Jiu Long 的頭像
    九瓏 Jiu Long

    九瓏興業之窩

    九瓏 Jiu 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