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流。——《晉書 · 李密傳》
三國時期蜀國的李密,以《陳情表》名聞後世,
感動天下人孝心,蜀亡入晉以後,他被逼出仕,
晉朝大臣張華嘲諷的問起安樂公蜀後主,
意存調侃,李密為維護安樂公尊嚴,有這樣的名言。
原文是這麼說的:
「司空張華問之曰:『安樂公何如?』
密曰:『可次齊桓。』
華問其故,對曰:
『齊桓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流;
安樂公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是知成敗一也。』」
白話翻譯:
當時(有個叫)張華的司空問他說:
「(你認為)安樂公這個人怎麼樣?」
李密說:「可以與齊桓公相並列。」
張華問其中的原因,他回答說:
「齊桓公得到管仲(的輔助)而稱霸,
任用豎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殯葬,
蛆蟲爬出身體,甚至爬到了門外。
安樂公得到諸葛亮的幫助而能抵抗魏國,
任用黃皓而亡國,從這可知成敗的原因是一樣的。」
安樂公就是劉備的兒子阿斗劉禪,蜀漢亡國後被封為安樂公。
世人以「扶不起的阿斗」,說明難以輔佐的庸劣君主,
李密是蜀人,為了抬高蜀後主,
便以齊桓公做比喻,真是巧言應對。
<劉禪>
但齊桓公用豎刁,再怎麼說也是敗筆。
蟲流不喪,是悲慘下場,以一代霸主身分,
竟落得這樣的下場,更烘襯出令人唏噓的悲劇性。
文章取自 案頭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