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一耳三鉗!』
自從順治入關後,為了統治漢族,清朝強迫漢族人剃髮易服,
這樣幾代下來,漢族不論男女,
在服裝和髮型上跟滿人都沒有太大的差異,
從表面看滿族男人是不好分辨的,
不過滿族的女人卻是很容易就看出來的。
因為滿族女人有一個習俗,
那就是自出生起一邊耳朵會被紮上三個耳洞,
這樣兩邊共六個耳洞,而不像漢族女子只有一對耳洞。
滿族起源於女真,女真族男女扎耳洞帶耳飾的習俗由來已久,
而在後金時期,男子帶金環成為一種潮流,
而滿族女子就更加注意耳朵上的裝飾,
耳環不但由金、銀、珍珠、玉石等製作而成,
還流行一個耳朵帶多個耳環,數量最多的代到九個。
<《康熙王朝》一耳三鉗>
一個耳朵帶四個或者五個也就是一耳四鉗或者一耳五鉗就成為普遍現象。
<康熙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12歲大婚是為少年夫妻,與康熙皇帝感情極為深厚>
而到了滿族入關之後,
耳洞作為滿族婦女的服飾習俗而被保留了下來,
並且進行了嚴格的規定,也就是"一耳三鉗"。
無論出生時是什麼地位,只要是滿族女子,
都必須在一邊耳垂扎三個耳洞,戴上三隻和身份所配的耳環,
有錢的就帶名貴材料製作的,窮人家的也要帶上銅製的。
宮裡選擇秀女,首先也是看的耳洞是否符合標準,
不符合標準的話父母還會收到責罰。
<富察皇后 VS 乾隆孝賢純皇后>
如果去看流傳下來的清代后妃的畫像,
可以清楚的看到她們所帶的也都是三對珍珠耳環,
每串兩顆,用金片隔開。
<魏璎珞 VS 孝儀純皇后>
權貴之家的女人往往都有著數量眾多的耳飾,
多的甚至有數百件,用來搭配由於季節和場合所穿的不同服裝。
<嫻妃 VS 乾隆繼皇后>
<高貴妃 VS 慧賢皇貴妃>
隨著時間的發展,滿族女性的服飾收到漢族女人服飾的影響,
開始逐漸融合,而對於滿族女子"一耳三鉗"的習俗卻一直沒改變,
<純妃 VS 純惠皇貴妃>
乾隆就曾經明令禁止滿族女子沿用漢族的一耳一鉗,
要求滿族女子繼續沿用滿族"一耳三鉗"服飾習慣。
<納蘭淳雪 VS 舒妃>
<嘉嬪 VS 淑嘉皇貴妃>
而嘉慶和道光也都在強調滿族服飾習俗,
一直到光緒大婚,皇后還是三對珍珠耳飾,
可以說"一耳三鉗"從清朝建立一直延續到了清朝滅亡。
<陸晚晚 VS 慶恭皇貴妃>
<順嬪 VS 順貴人 VS 容妃(是民間傳說中,香妃之原型)>
到民間初年還曾有滿族女子是"一耳三鉗"的。
由此可見,這種「一耳三鉗」的習俗也算是大清朝滿族女子的一個標誌了。
<富察氏-乾隆孝賢純皇后>
<富察氏-孝賢純皇后(局部放大)>
<儘管清太宗、乾隆帝等都反復強調一耳三鉗的風俗不能忘,但隨著民族融合的發展,到清代中葉的時候,後妃的耳洞基本已由三個變成了一個。包括道光之後皇后的畫像也都變成了一耳一鉗的形象。>
文章取自 每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