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禮之爭-拉斐爾!』
聖禮之爭也作聖禮的辯論,聖禮的爭辯,教義之爭
(意大利語:La disputa del sacramento),
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拉斐爾創作的一幅壁畫,
於1509年至1510間年創作於梵蒂岡宗座宮殿的簽字大廳(稱現拉斐爾畫室)。
拉斐爾(拉丁語:Raphael),義大利畫家、建築師。
比達文西、米開朗基羅都晚出生,卻比米開朗基羅早死四十多年,
只比達文西晚死一年,是相當短命的藝術家。
<拉斐爾>
如果要用幾個字來形容拉斐爾,
那就是和諧、圓融、愉快、優美、溫和。
不僅畫風如此,待人也是如此。
<天花板圓形畫由左至右是法學女神(手持著天平,高舉寶劍)、哲學女神(手拿2本書,代表認識萬物的女神)、詩歌女神(抱琴,被塑造成波呂許尼婭的形象)>
他跟達文西、米開朗基羅一樣,
身處愛藝術文化的教皇朱力阿斯二世的威嚴之下,
但是拉斐爾卻跟朱力阿斯二世處的很好,
<拉斐爾>
隨後的利奧十世,也最喜歡拉斐爾,
他是個人見人愛的年輕人。這種特質,當然影響他的畫風。
<教皇利奧十世>
拉斐爾25歲那年,
朱力阿斯二世邀請拉斐爾為梵諦岡宮的簽字大廳畫壁畫。
<教皇朱力阿斯二世>
聖禮的辯論這幅壁畫,拉斐爾將之切割成上下兩部份,
上為上帝,耶穌,鴿子,施洗約翰,瑪利亞與使徒們,
中間為翻開福音書的小天使,
下為爭論彌撒聖體的聖徒們,
內有多明我,方濟各,托馬斯阿奎那,但丁等。
還有四位制訂教義的教會之父哲羅姆、格里戈利、阿甫羅西、奧古斯丁。
“聖禮之爭”的畫面主要分為兩個層次:天上和人間,
在天上,上帝位於最頂端,有兩側諸天使。
<聖父身後的金光代表著天穹>
耶穌位於上帝下方,分別兩邊的聖母瑪利亞、施洗約翰,
後面坐著諸使徒和聖人。
<復活的基督被聖母和施洗約翰圍繞>
耶穌下方有一個圓,中園一隻有鴿子,關係著象徵聖靈。
在人間,畫有正在爭論彌撒聖禮的聖徒們。
<在聖靈周圍,小天使手捧四福音書>
這幅畫的布局,以及來自不同時空的基督教聖人的匯聚,
正是象徵基督教教義在漫長的歷史中,
歷經許多世代的賢哲實踐而形成的。
《聖禮之爭》是一半圓形龐大構圖。
天上的人群和地下的人群均排列成弧形,
地面上畫的是人數衆多的教會領袖和高級僧侶,
天上畫的是神的三位一體:聖父上帝、聖子耶稣、聖靈鴿子,
12聖徒圍成半圓坐在耶酥的兩邊。
整個畫面人物雖多,但多而不亂,層次分明,
神態各異的人物活動都是緊密相聯,互相呼應。
<雲層上方的畫面可分成三部分:(一)上方是①聖父上帝。(二)中央部分體現基督教的①聖父、③聖子、⑤聖靈“三位一體論”的教義,③聖子耶稣在中間。(三)下方有一只⑤鴿子代表聖靈。居于半圓屏風之中的③耶稣,淩駕于整個聖禮場面之上,他脫去上身,袒露身體展示自己的傷處。耶稣的左邊是②聖母瑪利亞,右邊是拿十字架的④施洗約翰。>
<拉斐爾把達·芬奇的肖像畫在圖4畫面的右邊第四人,表明他對達·芬奇的崇敬。>
下半部有人數衆多的教會領袖和高級僧侶,
其中有各代教皇、聖徒、主教、紅衣主教、神父以及教父們。
他們似乎正在舉行隆重的儀式,並展開對聖體的學術研究。
<中央是祭壇,祭壇上擺著聖餐盒,拉斐爾以之作爲整個畫作的中心和消失點,從而把天上和人間的動律結合起來。(一)祭壇左邊身著紅衣未戴帽在埋頭沈思的是格利戈裏,坐在他身邊身著華貴服飾的是阿甫羅西。(二)祭壇右邊兩位穿著袈裟的是哲羅姆和奧古斯丁。哲羅姆擡頭仰望上天。奧古斯丁則側身而坐,好像在對坐在台階上的青年講解什麽問題。>
<右端有一青年正在憑欄探身,順著他身邊之人手指方向觀看,那是西斯廷教皇,他神情沈著、自信,昂首向祭壇走去。教皇身後,著紅袍、戴桂冠者為《神曲》的作者詩人但丁。>
<左端倚著欄杆俯身讀書的禿頂老人者即是拉斐爾的導師布拉曼特。老人似乎是向他們解釋書中內容,另一位身穿金色和藍色長袍的年輕人,他輕輕側轉身子看著那群人,用手勢表示請老人去往中間祭壇>
<很多人也都在走向中央。有一人正在跪著祈禱。畫面上還繪以優美的風景作陪襯。>
這幅《聖禮之爭》正對著《雅典學院》,
也是這個房間中沒有門框或者窗框的兩堵牆。
<位於聖禮之爭上方的神學女神>
「聖禮的辯論」正對面就是「雅典學院」。
兩畫對稱,用以表明「啟示的真理」(神學教義)與「理性探求真理」(哲學)的平衡。
拉斐爾透過不同時間中人物的匯集,表達出神學與教義之成形,
是在歷史中、在各種賢者的參與中匯集而出的智慧,
它們包括研究聖經、思想、禱告、信仰實踐與爭辯的種種過程。
而這整個歷史過程,上帝都有參與。
『西斯廷聖母-拉斐爾!』 請至此【心靈小品582】九瓏牛樟芝液!!
『雅典學園-拉斐爾!』 請至此【心靈小品584】九瓏牛樟芝液!!
『聖母的婚禮-拉斐爾!』 請至此【心靈小品589】九瓏牛樟芝液!!
文章取自 新浪、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