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守衛負責在瑞士和奧地利交界處巡守。
有一天來了一個奧地利人騎著腳踏車要通過崗哨。
他的腳踏車前面裝了滿滿一籃沙子,要是換做別的守衛,
大概揮揮手就放他過去;但是碰到這位守衛可沒那麼簡單。
他直覺奧地利人一定在走私,於是拿出一把耙子,
仔細翻檢沙子裡究竟藏了什麼東西。
可是他翻了老半天,什麼也沒找到,只好揮揮手放他過去。
第二天,同樣的事情又發生一遍,第三天也是。
日復一日,相同情節一再上演,卻始終找不到任何東西,
但他就這樣翻查了三十年。
最後,這位守衛終於忍不住問那位奧地利人:
「這件事放在我心上好多年了,不過我今天就要退休了,
要是我不知道答案,一定會很懊惱,希望你能告訴我答案。」
奧地利人這麼多年來和他接觸,也和他有些感情,
於是誠懇的點頭說一定會誠實回答。
於是守衛開口問:
「這些年來我一直懷疑你走私。你到底是不是走私客?」
奧地利人遲疑了一下,「好吧!我的確是走私客。」
「我就說吧!」守衛說:
「可是我天天檢查你的籃子,卻什麼也沒發現,
你到底走私什麼東西?」
「.........................腳踏車。」
那些太過專注眼前收入的窮人,
就是像那位翻查沙子的邊境守衛,
專注的焦點錯誤,再努力也只是白搭。
你還在做「那位翻查沙子的邊境守衛」?
當你在抱怨自己是「千里馬」,一直遇不到「伯樂」時,
打開你的眼睛、耳朵,換個想法換個腦袋。
這篇笑話作者用守衛的立場在突顯窮人的想法,
所以我們也換個立場、換個角度、換個角色,
若以奧地利人的角度去分析這個社會。
窮人就像是一般的民眾,而奧地利人就像是商人或是政治人物,
這些人物了解大部份的人心裡所想、眼中想看的事物是什麼,
所以會故意製作一些假象讓人產生錯誤的想法或觀念,
因而從中謀求利益。
文章取自 學習電子報